墨城村歷史悠久,于宋末元初立村。墨城村地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雷州城郊,該村文化節(jié)年例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近年來,別具特色的文化積淀,使該村從小姑獨處逐步走出深閨,吸引了眾多的文化人及攝影愛好者。每年的農(nóng)歷二月十一、十二兩天是白沙鎮(zhèn)墨城村的傳統(tǒng)年例日,有"下火海"、"民俗文化巡游"、"入戶清瘴"等系列文化活動?;顒悠陂g,鑼鼓喧天、醒獅拜賀、鶯歌燕舞、祈福豐年……
神秘刺激"下火海"
"下火海",相傳始于宋代,宋宰相寇準被貶為雷州司戶參軍。某一天,天上突降隕石墮落于雷城南日池,百姓認為是上天降災,十分害怕。寇準向百姓解釋隕星落地是自然現(xiàn)象。為了磨煉村民意志,強身健體,寇準召集村民習藝,帶領弟子舉行"上刀山"、"下火海"活動,培養(yǎng)古雷州先民敢于上刀山下火海、求生存謀發(fā)展的大無畏精神??軠适攀篮?,村先民為紀念他,各村每年結合年例舉行"下火海"活動。這一民俗活動,濃縮了雷州半島的民俗風情特色。
二月十一晚,白沙鎮(zhèn)墨城村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處處洋溢著喜慶氛圍。晚上7時多,在該村的廟宇前,燃燒一大堆柴火,這就是該村民俗文化活動的重頭戲--下火海。據(jù)悉,該村下火海所燃燒的木柴有5噸多,從段木到全部完全燃燒需要4個多小時。為了營造濃烈的節(jié)日氛圍,其間,璀璨的煙花熱情綻放,接連不斷。
"下火海"的全過程歷經(jīng)"請神"、"點火"、"巡火"、"試火"、"叼犁頭"、"下火海"和"取火"七個環(huán)節(jié)。午夜0時多,所有的木柴化為明亮灼熱的火碳,"下火海"正式登場:只見,30多位穿著統(tǒng)一制服的村中青年子弟聚集在廟內,道士進行了全部的儀式后,四位青年(兩人一組)分別抬著村中供奉的神像從火碳中沖過,接著身穿制服的青年接連不斷沖過火場;一輪接著一輪,部分膽子大的村民也相繼沖進火場,人數(shù)眾多,但整個場面雜而有序,下火海的子弟將灼熱的火碳踢出,火星四射,場面特別壯觀……火場外,鑼鼓聲振聾發(fā)聵,呼喊聲此起彼伏。
民俗文化"環(huán)村游"
二月十二日,墨城村組織極具特色的民俗風情巡游:9點整,整齊有序的巡游隊伍從該村小學運動場出發(fā),穿街過巷、繞村而行。巡游隊伍彩旗飄揚,精彩的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紛紛登場獻技,精彩薈萃。醒獅隊、彩旗隊、花旗隊、軍樂隊、女子花燈隊、女子八音隊……
據(jù)了解,墨城村的傳統(tǒng)民俗巡游,除保留一部分傳統(tǒng)節(jié)目外,又賦予新時代的內容:路旁插滿彩旗、增加具有時代意義的飄色;各種民間藝術表演竭盡所能,盡獻于眾,令人目不暇接,觀者絡繹不絕。穿插在隊伍不同方陣裝飾精美的飾車大力宣揚建設生態(tài)文明村。
而最吸引眼球的要數(shù)神奇的民俗絕技--穿令箭,巫師站在神轎后面,令箭尖端穿嘴而過,這別具特色的民間民俗讓人們充分領略到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令人嘆為觀止。
這個巡游是所有墨城村人的共同記憶。每年巡游,眾多在外工作、經(jīng)商的鄉(xiāng)親趕回來參與。巡游活動不但是墨城人慶豐年的儀式,更是他們聚天倫、敘親情的盛會,這充分展示墨城村的深厚歷史文化內涵。
驅邪納福“走清將”
二月十二日,是該村供奉神靈"鄧天君"的寶誕日,請神巡游過后,各家各戶致祭"雷神"--走清將,目的是驅邪逐疫,迎祥納福,祈兆豐年。
是日,村民抬杠著"三天君"神像,六位青年頭戴面具,身穿彩衣,扮成"五雷官將",以鑼鼓引路,儺祭巡游于各家各戶"驅鬼逐疫"。每家堂前擺滿祭品,儺隊從大門進入庭院,五雷將站成梅花陣,按序向東、南、西、北各方繞圈一周,并舉"兵器"舞動相互對擊,繞大圈追趕,以示驅清鬼疫。在燃爆竹和擊樂聲中,巡游到各家;接著土地公、土地婆進入,禳災納福保平安。整個儺演動作簡單、有力、神態(tài)兇猛,風格古樸。表達人們祈求平安、迎祥納福的良好愿望。
文化引領產(chǎn)業(yè)發(fā)展
目前,雷州大力實施文化旅游戰(zhàn)略,正在挖掘文化內涵,將傳統(tǒng)的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旅游資源,以文化引領產(chǎn)業(yè)和城市的發(fā)展。墨城村黨支部書記林定捷表示,墨城將進一步挖掘和提升本村的歷史文化資源和南渡河沿岸的秀麗風光,圍繞"文化"主題來改造提升村容面貌,格外注重挖掘獨具"村味"的傳統(tǒng)文化,建設美麗鄉(xiāng)村,希望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發(fā)展道路。